從藝博會看我國的文化藝術消費
來源:藝術中國 瀏覽數(shù):
責任編輯:CHH 時間:2016-09-02 10:24
責任編輯:CHH 時間:2016-09-02 10:24
[導讀]16年,“藝術北京”博覽會走過11個年頭,已成為國內乃至亞洲很有影響力的藝術博覽會。

2016年,“藝術北京”博覽會走過11個年頭,已成為國內乃至亞洲很有影響力的藝術博覽會。2016年“五一”期間,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品金融研究所的十幾名師生以“文化藝術消費”為主題,對“藝術北京”博覽會的藝術品供給者——畫廊和藝術品需求者——參觀者,進行隨機抽樣問卷調查,分別取得了87份和500份有效問卷,87家畫廊中國內占71%。本文基于調查對文化藝術消費的特點進行分析。
有知識年輕人是主要關注者
文化藝術消費與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和受教育程度關系密切,文化藝術消費是在人們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前提下精神層面的需求。調查表明,參觀者學歷為本科和本科以上的占比高達89%,可以看出藝術受眾群體的文化程度整體較高。一般說來,文化程度越高,視野越開闊,精神方面需求會隨著增加。年齡在40歲以下參觀者占比高達到86%。藝術消費是一種時尚生活方式。70后、80后、90后的年輕人出生在中國改革開放年代,對生活品質和情趣的追求較高。他們在觀念上更加簡單、自我和開放,更偏向于個人審美情趣,喜歡購買與自己生活環(huán)境較近的、同時代年輕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作品。
供需結構存在差異
從供給方面看,2016年“藝術北京”博覽會有海內外約160余家機構(以畫廊為主)參展,成交藝術作品數(shù)量900余件,94%參展機構有作品成交。購買群體中,企業(yè)家和企業(yè)管理層占比較高。銷售最旺的藝術品價格區(qū)間為1萬元至10萬元之間,該區(qū)間價格作品銷售占據(jù)了總銷售近7成。
從需求方看,參觀者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下占比為60.80%。與收入結構相適應,73.6%的被調查對象愿意購買價格在5000元以下的藝術消費品,表明大多數(shù)被調查者偏好價格較低的藝術消費品。由此看出,作為賣方的專業(yè)畫廊提供的藝術品價格與作為買方的消費者期望的價格、收入水平之間都存在著錯位和差距。
市場培育任重道遠
文化藝術消費不僅可促進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還可以提升居民綜合素質。一方面,雖然2015年中國人均GDP已經(jīng)達到8000美元,精神產(chǎn)品需求明顯上升,但并未出現(xiàn)人們預期的文化藝術品消費大爆發(fā),僅僅靠為數(shù)不多的大藏家無法撐起中國文化藝術品市場。另一方面,最近三年“藝術北京”博覽會的參觀人次從5萬多、到8萬多、再到9萬多的明顯增長,對藝術品感興趣、咨詢價格的人越來越多,這些都可能是未來藝術機構潛在客戶。
調查顯示,對文化藝術品感興趣的原因,最主要是受過專門藝術教育,占比為32.85%;其次是受朋友影響,占比為24.64%。從事與藝術相關工作的人數(shù)占比為22.63%,受家庭影響占比為11.68%。從中可以看出,文化藝術教育對于藝術市場的作用。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和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藝術消費熱度高,都市和時尚的風格符合藝術消費者的心理特征,使人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品牌化等是藝術消費市場的發(fā)展方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納金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分享到:
相關閱讀
- 2025年三明市第三屆非2025年08月06日
- JoySpace均勝電子智能座2025年07月14日
- 2024蘭州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2024年12月07日
- 2024“通武廊”文創(chuàng)和2024年12月04日
- 2025年紅點概念獎 開啟2024年12月02日
- 2026丙午(馬)年貴金2024年12月02日
- “閱鹿城·悅海南”2024年12月02日
- 2024年繁星計劃“物煥2024年12月02日
- ?“東海非遺文創(chuàng)產(chǎn)2024年11月27日
- 關于2024年海南州首屆2024年11月27日
精采專題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