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人體組織器官有望臨床應用
責任編輯:駱駝祥子 時間:2016-11-01 09:05
[導讀]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fā)展,打印一棟房子已經不是夢,然而人體的骨骼、血管甚至心臟等器官壞了,是否也能通過3D打印技術復制一個呢?這個想法或許不久后也能變成現實。
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fā)展,打印一棟房子已經不是夢,然而人體的骨骼、血管甚至心臟等器官壞了,是否也能通過3D打印技術復制一個呢?這個想法或許不久后也能變成現實。
資料圖
昨日,武漢協和3D數字骨科研發(fā)中心正式揭牌,這是華中地區(qū)最大的3D數字骨科研發(fā)中心,主要任務就是研發(fā)打印人體組織器官,應用到醫(yī)學臨床中。
3D打印技術頻頻用于治療
一名19歲小伙子右脛腓骨骨折,協和醫(yī)院醫(yī)生通過3D打印機,按1:1打印出一個骨頭模型模擬手術,比X光片、CT、磁共振更直觀,醫(yī)生準確了解其傷情后,實際手術只用了45分鐘,由于手術精準,患者一周后便康復出院;去年5月,河南一名6歲男孩因車禍失去左手半截手掌,協和醫(yī)院聯系廠家,利用3D打印技術,為他制作安裝了一個機械手,通過手腕活動的力量來控制,實現了基本的抓握功能……近年來,這樣的案例頻頻上演。
昨日,在漢召開的武漢協和第五屆國際骨科高峰論壇上,來自全球頂尖的骨科“大咖”就對數字骨科提出了很多想法。會上,武漢協和3D數字骨科研發(fā)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將致力于推動臨床骨科技術的飛躍發(fā)展。
武漢協和醫(yī)院骨科醫(yī)院院長邵增務教授說,隨著“精準醫(yī)學”概念的提出,3D數字骨科為實現這一理念提供了可能,3D打印技術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武漢協和3D數字骨科研發(fā)中心”順勢成立,搶占先機,同時也開創(chuàng)了國內醫(yī)工合作之先河。
打印血管角膜或率先突破
此次成立的武漢協和3D數字骨科研發(fā)中心,是華中地區(qū)最大的3D數字骨科中心。中心將主要進行體內植入物打印和椎間盤、血管、角膜、軟骨、脊髓打印的研究。
邵增務教授介紹,目前研發(fā)中心已經引進了國際上最先進的金屬3D打印機,承擔上述打印任務,相關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在打印椎間盤、血管、角膜、軟骨、脊髓5個子課題中,邵增務教授預計,從復雜程度上分析,可能會率先從3D打印血管和角膜上取得突破。這意味著,一旦成功,血管疾病患者就有了很好的替代治療方式,而角膜病患者也不必再苦苦等待移植角膜。
患者有望裝上打印的假體
那么對于廣大患者而言,什么時候才能用上3D打印的人體組織呢?邵增務教授介紹,3D打印技術在醫(yī)學領域的運用有四個層次:第一個是體外模擬,針對各種骨科腫瘤、嚴重創(chuàng)傷(如關節(jié)面骨折),通過CT、磁共振檢查后,將數據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復制出原始模型,方便醫(yī)生加深對患者病情的了解,模擬手術,從而在手術時準確、直觀定位,縮短手術時間;第二個層次是打印內置物,根據患者的病情、身材進行個性化定制,3D打印出各種人體骨骼部件進行植入;第三個層次是細胞打印,目前尚處于試驗階段;第四個層次是器官打印,例如打印更加復雜的心臟等器官,這是未來的研究方向。“如今我們已經實現了第一個和第二個層次的運用。”邵增務教授介紹,實際上,3D打印技術體內植入物,在協和醫(yī)院已經成為了現實,技術上并不存在問題,目前主要是政策法規(guī)上有障礙,相關審批程序復雜,此外還涉及一些醫(yī)學倫理問題。邵增務教授頗有信心地說,3D數字骨科是未來的趨勢,相信審批和倫理等問題很快會得到解決,不久后臨床應用會獲得國家許可,患者體內能裝上3D打印的假體。
來源:慧聰網
更多原創(chuàng)設計盡在高品聚
- 分享到:
- 首獎10000元〡六盤水老2024年10月21日
- 2024福州市倉山區(qū)“煙2024年10月21日
- “海陸豐饒·助企興農2024年10月18日
- 廣東江門市邑美鄉(xiāng)村2024年10月18日
- 2024年“長春禮物”征2024年10月18日
- 衡陽師范獲省計算機2024年10月16日
- 天津金街IP形象設計征2024年10月16日
- 獎金池21.9萬 第六屆黃2024年10月16日
- 首屆“云南禮物”高2024年10月16日
- 2024中國傳統建筑藝術2024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