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四五年,3D打印或將走進課堂
來源:未知 瀏覽數(shù):
責任編輯:CHH 時間:2013-12-02 08:31
責任編輯:CHH 時間:2013-12-02 08:31
[導讀]在未來四到五年,3D打印、‘虛擬和遠程實驗室’會獲得廣泛的技術應用。
歷經2天時間,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浙江省教育廳、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下城區(qū)人民政府承辦,杭州市下城區(qū)教育局協(xié)辦的2013中國杭州國際教育創(chuàng)新大會(文暉論壇)在本周末落下帷幕。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的40多位國際教育界代表,以及來自國內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國內中小學教育信息技術專家及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到場參加會議。
從2003年開始至今,國際教育創(chuàng)新大會走過了第11個年頭。本次大會以“國際視野智慧課堂”為主題,分別進行了“數(shù)字化學校與領導能力建設”、“新技術支持下的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3項專題會議。
在開幕式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辦事處主任金光祚說:“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的世界也在一天天發(fā)生變化,教育也必須做出創(chuàng)新和改變,與行業(yè)的變化對接,否則我們哪來這么多工作提供給畢業(yè)生們呢?”
前景預測3D打印將在未來教學技術中廣泛運用
還記得在去年的國際教育創(chuàng)新大會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協(xié)會世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陶西平的演講嗎?根據(jù)2012年的《新媒體聯(lián)盟地平線報告》預測,陶西平指出,手機、游戲、平板電腦等將在近期成為基礎教育領域的學習工具。
可僅過了一年,這些工具就變得不“時髦”了,又有新的技術教育出現(xiàn)在了2013年《新媒體聯(lián)盟地平線報告》的基礎教育版預言中,“首先是云計算和移動學習,到了中期階段是學習分析,在未來四到五年,3D打印、‘虛擬和遠程實驗室’會獲得廣泛的技術應用。”
陶西平說,學習分析運用了商業(yè)領域“大數(shù)據(jù)”的概念,即對學習行為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來使教學方式更靈活,以滿足個體學習者的實時需求,也方便學生進行自我檢測。
而3D打印技術則可以讓學生獲得感知體驗,展示學校沒有的標本和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一些國家開始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對盲童的教育,將一部分平面的圖形通過3D打印,使盲童用手觸摸可以感受到。”
成果展示課件變趣味游戲,將教室搬進移動終端
為什么說游戲、平板電腦等作為學習工具已經不“時髦”了呢?看看本次大會上的成果展示你就明白了。
“學生們只需動手點一點屏幕,就可以對一個幾何體切割,再進行自由組合,加深對幾何空間概念的理解。”杭州市數(shù)字化校園建設示范學校——勝藍實驗學校校長余江在演示觸摸式筆記本電腦時說道,這種互動性強的教學體驗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極大熱情,每每要去上“電腦課”時都興奮不已,老師也能通過后臺控制,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
然而制作這樣的課件需要任課老師和信息技術老師的合作,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所以我們要避免重復勞動,這些課件資源均儲存在校園內網上,由老師們共享,未來我們還希望在區(qū)域內共享。”余江說,不僅是在老師之間,學生們也能在放學后再次瀏覽這些資源,“我們正在建設校園OA(辦公自動化)網站,讓學生課上沒能理解的知識,回到家能夠登錄學生平臺繼續(xù)學習。”
不僅是勝藍,在本次大會上展示教學成果的許多院校都在嘗試建設數(shù)字化校園,將普普通通的課件變成趣味游戲,將教室搬進各種移動終端,搬進家庭、生活。
專家建議“智慧課堂”,更要注重教學生如何探索
有了新技術、新課件,老師們究竟能不能上好一節(jié)課呢?既然是“智慧課堂”,那當然還少不了老師們的教學展示。
可幾番展示下來,雖然有的老師課程內容互動性很強,也運用了許多信息技術的內容,但幾名教育專家還是看到了不足之處。“我的理想目標就是要讓學生享受他們學習的過程,而我們現(xiàn)在都是牽著學生鼻子走,看來看去都是老師要讓他做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孟鴻偉教授評價說,許多老師雖然運用了創(chuàng)新技術,但只是為了展現(xiàn)知識成果,而不是教給學生們探索的過程,這種理念是不正確的。
北京教育學院王長沛也認為,上好一堂課,一定要注意放大推理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尤其是碰上復習課,老師把教學內容都給學生們梳理完了呈現(xiàn)上來,學生當然沒興趣。”
TAGS:3D打印
從2003年開始至今,國際教育創(chuàng)新大會走過了第11個年頭。本次大會以“國際視野智慧課堂”為主題,分別進行了“數(shù)字化學校與領導能力建設”、“新技術支持下的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3項專題會議。
在開幕式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辦事處主任金光祚說:“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的世界也在一天天發(fā)生變化,教育也必須做出創(chuàng)新和改變,與行業(yè)的變化對接,否則我們哪來這么多工作提供給畢業(yè)生們呢?”
前景預測3D打印將在未來教學技術中廣泛運用
還記得在去年的國際教育創(chuàng)新大會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協(xié)會世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陶西平的演講嗎?根據(jù)2012年的《新媒體聯(lián)盟地平線報告》預測,陶西平指出,手機、游戲、平板電腦等將在近期成為基礎教育領域的學習工具。
可僅過了一年,這些工具就變得不“時髦”了,又有新的技術教育出現(xiàn)在了2013年《新媒體聯(lián)盟地平線報告》的基礎教育版預言中,“首先是云計算和移動學習,到了中期階段是學習分析,在未來四到五年,3D打印、‘虛擬和遠程實驗室’會獲得廣泛的技術應用。”
陶西平說,學習分析運用了商業(yè)領域“大數(shù)據(jù)”的概念,即對學習行為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來使教學方式更靈活,以滿足個體學習者的實時需求,也方便學生進行自我檢測。
而3D打印技術則可以讓學生獲得感知體驗,展示學校沒有的標本和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一些國家開始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對盲童的教育,將一部分平面的圖形通過3D打印,使盲童用手觸摸可以感受到。”
成果展示課件變趣味游戲,將教室搬進移動終端
為什么說游戲、平板電腦等作為學習工具已經不“時髦”了呢?看看本次大會上的成果展示你就明白了。
“學生們只需動手點一點屏幕,就可以對一個幾何體切割,再進行自由組合,加深對幾何空間概念的理解。”杭州市數(shù)字化校園建設示范學校——勝藍實驗學校校長余江在演示觸摸式筆記本電腦時說道,這種互動性強的教學體驗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極大熱情,每每要去上“電腦課”時都興奮不已,老師也能通過后臺控制,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
然而制作這樣的課件需要任課老師和信息技術老師的合作,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所以我們要避免重復勞動,這些課件資源均儲存在校園內網上,由老師們共享,未來我們還希望在區(qū)域內共享。”余江說,不僅是在老師之間,學生們也能在放學后再次瀏覽這些資源,“我們正在建設校園OA(辦公自動化)網站,讓學生課上沒能理解的知識,回到家能夠登錄學生平臺繼續(xù)學習。”
不僅是勝藍,在本次大會上展示教學成果的許多院校都在嘗試建設數(shù)字化校園,將普普通通的課件變成趣味游戲,將教室搬進各種移動終端,搬進家庭、生活。
專家建議“智慧課堂”,更要注重教學生如何探索
有了新技術、新課件,老師們究竟能不能上好一節(jié)課呢?既然是“智慧課堂”,那當然還少不了老師們的教學展示。
可幾番展示下來,雖然有的老師課程內容互動性很強,也運用了許多信息技術的內容,但幾名教育專家還是看到了不足之處。“我的理想目標就是要讓學生享受他們學習的過程,而我們現(xiàn)在都是牽著學生鼻子走,看來看去都是老師要讓他做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孟鴻偉教授評價說,許多老師雖然運用了創(chuàng)新技術,但只是為了展現(xiàn)知識成果,而不是教給學生們探索的過程,這種理念是不正確的。
北京教育學院王長沛也認為,上好一堂課,一定要注意放大推理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尤其是碰上復習課,老師把教學內容都給學生們梳理完了呈現(xiàn)上來,學生當然沒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納金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分享到:
相關閱讀
- 人工智能快訊:微軟2024年10月23日
- 阿里云開源AI應用開發(fā)2024年10月23日
- 如何將阿里云服務器2024年10月23日
- 衡陽師范獲省計算機2024年10月16日
- 杭州文三3D打印創(chuàng)意設2024年10月10日
- 蘇州點鐵工業(yè)設計申2024年10月10日
- 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yè)2024年10月10日
- 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2024年10月10日
- 2024年湖南省“工業(yè)設2024年10月10日
- 快訊:福建旅游產品2024年10月10日
精采專題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